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大明国立北京大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谢陛下。”

    崇祯带着他们二人进了大学堂,道:“你们看这里如何?”

    两人面有疑惑。

    崇祯道:“朕给你一个农业大学的配置,以后所有的农政院的官员从这里提拔,一定要选拔对农业更加了解的人。”

    “陛下,这他们没有功名,恐怕”

    “农政院的官员特例,当然,朕不是说随便就可以提拔,也要经过考试,考题就由你二人来出。”

    徐光启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

    “徐爱卿,你是种过田的,你对农业十分清楚,很多官员根本就不懂,让不懂的人去管理,怎么可能管理得好,朕就是要让懂的人来做他擅长的事情,只要能从地里种出更多的庄稼,让老百姓吃上饭,怎么有用就怎么来。”

    徐光启当然会种田,他的农政全书里就记载了许多农业方面的知识。

    皇帝说的没错,现在很多大明朝官员不懂种田,但地方上的田政和水利都是那些官员在管,就造成了啥也不懂,就干脆啥也不做的局面。

    “陛下圣明。”

    见徐光启和宋应星没有说什么,崇祯继续道:“来,随朕来见两个人。”

    徐光启和宋应星继续跟着皇帝走。

    走到后面的庭院,那里正有两个人在恭候。

    “草民参见天子,万岁万万岁!”

    “两位先生快快免礼。”崇祯过去将这两位搀扶起来。

    这两位可都是明末有名的人物。

    一个叫徐霞客,没错,就是那个喜欢游山玩水的徐霞客。

    这一年的徐霞客43岁,已经游走了大明不少地方,对许多名山古迹都有详细的记载,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生情况也有记载。

    另外一个叫吴有性,没错,就是历史上明末清初有名的传染学家。

    这两个人都不是官员,但是都被崇祯找来了。

    做什么呢?

    在大明国立北京大学做任课教授。

    为什么会这样决定?

    因为不仅仅有农学院,还有工学院、医学院和地理学院。

    这几科全部都是实用价值非常高的学科。

    例如农学院,就是要主力大明朝的新农业的。

    医学院是要为后面的打仗最准备。

    地理学院更不必说,进入商业时代,对矿产的需求更大,对修路的需求更大,要对地理了如指掌才行。

    而这些东西,已经不能再拖了。

    都得提前布局,让他们先生根发芽。

    皇帝很礼貌,很客气:“两位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不敢,天子传召,草民日夜兼程。”

    “来来来,给两位介绍朕的股肱大臣认识,这位是徐大人,朕的工部尚书,我大明朝的栋梁!”

    徐光启的大名,两人自然是都知道的,连忙道:“见过徐大人。”

    徐光启也行礼,虽然是草民,可这俩人都是皇帝请来的啊,他这个工部尚书可不敢托大。

    “这位是宋应星宋大人,今年上半年,顺天府的红薯,就是他种出来的,夏暑收获了足足1万石(120万斤)!”

    “见过宋大人。”

    “两位有礼了。”

    如果其他大臣在场,会发现,现在皇帝完全换了一张嘴脸,变得和善可亲,举手投足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张晨是一个非常重视真正的人才的人。

    人才是用来尊敬和礼待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