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 若许当初亲骑射,河淮处处是高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慈禧的心目中,这个年老的湘军统帅和他所统辖的湘军一样,已经暮气深重,不能再留在前线了,希望只能寄托在年富力强的李鸿章和方兴未艾的淮军身上。按慈禧的意思,军机处拟了一道上谕:

    年余以来,曾国藩所派将领驰驱东、豫、楚、皖等省,不遗余力,歼贼亦颇不少,虽未能遽蒇全功,亦非贻误军情者可比。御史穆辑香阿等人之疏着毋庸议。曾国藩着回两江总督本位。湖广总督、暂署两江总督李鸿章着授为钦差大臣,专办剿捻事宜。朝廷赏功之典具有权衡,该大臣援古人自贬之义,请暂注销侯爵,着毋庸议。

    上谕到了曾国藩手里,他心中甚为不快。太后、皇上虽作安抚,实际上仍认为他剿捻无能,逼令他离开前线。他不服气,又上一折:钦差大臣关防已赍送徐州交李鸿章祗领。钦奉谕旨,饬臣回本位。臣自度病体不能胜两江总督之任,若离营回署,又恐不免畏难取巧之讥。请仍在军营照料一切,维系湘淮军心,庶不乖古人尽瘁之义。

    为表示自己的决心,曾国藩将朝廷颁发的两江总督和一等毅勇侯两颗铜印封起来,另刻木质关防一颗:"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侯行营关防"。并将此事附片上奏。

    慈禧太后看完这道奏折后微微一笑,命军机处再拟旨:

    曾国藩请以散员仍在军营自效之处,具征奋勉图功,不避艰险之意。惟两江总督责任綦重,湘淮军饷,尤须曾国藩筹办接济,与前敌督军同为朝廷倚赖。该督忠勤素着,且系朝廷特简,正不必以避劳就逸为嫌,致多顾虑。

    这道上谕,肯定了他的功绩,表示了对他的倚重,曾国藩看后略觉心舒。但他意犹未足,于是三上奏折,请开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之缺。

    十天后,上谕以日递五百里的速度送到济宁州曾国藩行营:

    曾国藩当体仰朝廷之意,为国分忧,岂可稍涉嫌虑,固执己见!着即懔遵前旨,克期回任,俾李鸿章专意剿贼,迅奏肤功。

    显然,慈禧为曾国藩三请开缺的举动而愤怒了。双方都未在原定的基调上后退一步。赵烈文、汪士铎等人都来劝说,就此罢休算了。曾国藩也觉得骑虎难下。最后,他下了狠心,与其这样以失败之员重回江宁,赧颜见江东父老,不如干脆让她全部开缺,回荷叶塘做老农算了。辞职毕竟不是谋反,再有人从中挑唆、搬弄,也不至于到达杀头灭门前功尽毁的地步;只要不到这一步,他就不怕。正拟第四次再辞江督时,内阁又递来一道上谕:"曾国藩着补授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之任。"慈禧太后终于让步了,曾国藩也就不再固请了。他收拾行李,带着幕僚们打马重回江宁。一路上心事重重,很少说话。在徐州城外,路过有名的折柳长亭时,曾国藩在轿中隐隐见长亭粉壁上题满了诗,打头的一行字大些,写的像是"中兴将帅咏"几个字,他吩咐停轿。

    曾国藩走出轿步入亭中,抬头细看,粉壁上写的是十首七绝,总题叫"中兴将帅咏",每首咏的是一个带兵将领。他一首首看着,前八首像是咏的赛尚阿、乌兰泰、吴文镕、江忠源、何桂清、胡林翼、胜保、僧格林沁,看到第九首时,他的心跳了起来,那诗写道:

    古今无两庆封侯,北进惜乎无善谋。

    若许当初亲骑射,河淮处处是高楼。

    这不正是咏的他自己吗?曾国藩满面羞惭。薛福成吩咐亲兵:"村野俚语,无礼之甚,还不赶快涂掉它!""让它留着吧,也好作面镜子照照。"曾国藩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蹒跚地走进绿呢大轿。

    正在这时,前来徐州接钦差大臣关防的李鸿章带着一班文武大员亲到城外郊迎,将曾国藩一行前呼后拥地迎进知府衙门。李鸿章恭恭敬敬地向恩师请教治捻之策,曾国藩抚须沉思良久,什么话也没说。李鸿章再三恳求,他仍只字不言,只挥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李鸿章接过看时,纸上写的是:"捻乱止于河防。"望着恩师坚毅的面孔,李鸿章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将这张纸细心折好,放进衣袖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