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河,或在京师,很可能不久将有大事发生!

    "涤生。"过了一会,胡林翼又神色凝重地说,"还有一桩事,也令我忧虑不安。""润芝,你都敞开说吧。你刚才说的这些,使我大有收益。"曾国藩重新坐到胡林翼的对面,说,"我这几年在外带兵,与京官接触甚少,筠仙、荇农、壬秋他们也不常来信,对朝廷中的事懵懂得很。""大行皇帝临终前指派了八个顾命大臣赞襄政务,却只字不提在京师办理夷务的恭亲王。大行皇帝这样冷淡才德兼备、广孚众望的亲弟,只怕会因此种下麻烦。""是啊,恭王,怎么能忽视恭王呢?"曾国藩十分钦佩胡林翼的精明,"哎,看来大行皇帝与恭王的疙瘩是至死未解呀!"咸丰帝奕詝与其弟恭亲王奕䜣有何前嫌呢?

    原来,奕詝十岁时,生母孝全太后便去世了,从此便由奕䜣生母孝静太后抚养。孝静对奕詝疼爱关怀,视同己出,又加之奕䜣只比奕詝小一岁,两兄弟天天在一起读书玩耍,亲如同胞。奕詝即位后,对奕䜣也另眼相看,关系远比五弟、七弟、八弟、九弟密切。

    咸丰五年,孝静太后病重,奕詝天天看望,亲伺汤药。有一天,奕詝又去看望,太后正脸对着墙躺在床上,知有人来到床边,以为是奕䜣,说:"你又来做什么,我所有的东西都给了你。他性情不易知,不要引起他的怀疑。"说着转过脸来,见不是奕䜣而是奕詝,面露难堪。奕詝口里唯唯,心里却不是滋味。孝静死后,奕詝谥她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有意减杀丧仪。安葬孝静太后的第二天,便以办理皇太后丧仪疏略为名,罢去奕䜣军机领班之职,命回上书房读书。兄弟不睦开始公开。

    后来,奕詝在热河行宫期间,又多次听人说奕䜣和夷有方,外人多信服,京中有拥奕䜣为帝的说法,故而对奕䜣更加提防,连奕䜣欲来行宫奏禀和议情况都予制止。然而奕䜣器局宏阔,识见开明,久为朝野所景仰,曾国藩更是特受他的赏识器重。

    "今后说不定朝廷会出现太后、辅政大臣、恭王三足鼎立的局面,国家的事将更难办了!"胡林翼说完端起茶杯。他今夜话说得太多,胸部已隐隐作痛,两颊潮红,轻轻地咳起来。他小口小口地吮茶,一只手慢慢地在前胸抚摸。两人都不做声了。沉默一阵后,胡林翼说:"来安庆前一天,我接到左宗棠的信。信上说,他日前游浮梁神鼎山,偶得一联,特为寄来,要我看后交你一看,请你替他改一改。"说着从袖口里抽出一个信套来。

    萧一山著《清代通史》第十四章《中兴时代之人物》:"左宗棠于樊燮事解后,题神鼎山联语曰: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专差封此稿致胡转曾,请同为删改。胡启视,当然已知来意,因一字不易,加封转曾。曾仅将'似'字改为'未'字,又原递还胡。林翼在笺尾批:一似一未,我何词费?"

    曾国藩从信套里取出一张叠得整齐的宣纸,宣纸上的联语字迹锋芒毕露,正是左宗棠的亲笔。曾国藩轻声念着:"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联语字头,恰好嵌着"神鼎"二字。曾国藩脱口称赞:"好一副对仗工整的佳联!"  胡林翼微笑着不做声。

    "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又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遍。忽然,两只三角眼里射出异样的光彩,凝神望着胡林翼,觉得胡林翼平和而带有病态的微笑里,似乎藴藏着无限的机巧诡谲,联系到刚才他所说的那些话,曾国藩对这副联语的弦外之音已有所悟。但,这是可能的事吗?左宗棠能有那种非分之想吗?关于左宗棠的胆量,三湘士林中有一个传说。

    那一年,陶澍回湖南,在醴陵渌江书院见到左宗棠书写的"春殿语从容"的楹联后,特邀左来相见。左大大咧咧地来到陶澍身旁,作揖时,恰巧碰断了陶澍胸前挂的朝珠线。一粒粒珠子立时掉下,撒满一地。倘若是一般二十几岁的平头百姓闯下这等祸事,早已吓得举止失措,左宗棠却无事般地弯下腰去,一边拾珠子,一边和陶澍说话,全不在意。陶澍亦为他的胆量所吃惊。

    就是这样一个胆识超群的人,被压抑了二十多年,近几年才略舒志量,现虽自带楚军,不过曾国藩知道,左之志向决不在一个方面的将军。难道他想问鼎?曾国藩想到这里,浑身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手中只有万把人,就存这种想法,未免太狂妄不自量了。曾国藩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他想试探我?曾国藩立刻想起衡州出兵前夕,王闿运那番"鹿死谁手,尚未可料,明公岂有意乎"的话。实在地说,国乱民危,已有人揭竿在先,况且帝位为满人所据,怎能禁止人们的逐鹿之想?湘勇创建之初,王闿运便有那番话,现在湘勇将士近十万,威震天下,别人对自己有某些猜测也不奇怪。左宗棠虽说睥睨一切,可也不是莽撞粗疏之人,他怎么也会这样来试探我?

    "润芝,季高这副题神鼎山的联语好是好,不过也有不当之处,暂且放在我这儿,容我考虑一下,我帮他改一改。""行!"胡林翼又从袖口里掏出一个信封来,"这里还有一副联语,是我送给老九的礼品。"曾国藩正要打开,胡林翼用手按住:"暂勿拆,我先向你核实一件事。"  "什么事?你说吧!"

    "我在来安庆的路上,听人说老九使了个计策,将投降的长毛一百人一批,分成一百批,轮流叫他们进屋领路费。进屋后,便由刀斧手捆绑,从后门押出砍了头,整整砍了一日一夜,杀了一万人。有这事吗?""是有这事。这是李臣典出的主意,事后老九有点悔,至今心里还有些不畅快。""好了,你可以拆了。"胡林翼笑着说,"我这副对联就是医他这块心病的药方。"

    楚狂著《投笔漫谈》:"昨胡公来谒公,亲送一联曰: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公极为激赏。"

    曾国藩扯开信封,对联只有十个字:"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他立时笑从中来,大声说:"润芝,妙极了,有你这付药方,老九的心病即刻就会好。"

    第二天,鲍超派人来请示,军营如何为大行皇帝举办祭奠仪式。曾国藩由此想起,湘军中的将领绝大部分都是这几年骤升的大官,不懂得国家定制,于是吩咐幕僚立即以他的名义代拟一个通令,发给大江南北各处带兵的将领,告诉他们:军营规矩和地方不同,大丧期间,军营弁勇不缟素,不蓄发,各守本职,照旧办事,往来文书亦不用蓝印,仅统兵大员在营外摘缨素服三日而已。各营各哨必须切切遵行,不可因大丧而误战事。

    军事政事太多了,且加之又遇大变,胡林翼不能在安庆久住。两天后,曾国藩亲自送他到南门外码头。时间还早,二人并肩来到江边望夫岩上,眺望长江风光。曾国藩轻轻地说:"润芝,左季高的题神鼎山,我给他改了一个字,他可以放心大胆写出去,不至于招来闲言碎语了。"说罢,将前天那个信套送还给胡林翼。胡林翼抽出来看时,曾国藩在"似"字旁边点了一点,再添了一个"不"字,变成了"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不可问焉。"胡林翼看毕,放声大笑起来:"涤生,你真不愧为镜海先生的贤弟子,这一字之改,将左季高从九天云霄上推倒下来,掉到东海洪波里去了!""正要他在大海里洗洗澡,清醒清醒才好!"曾国藩也轻松地笑起来。

    一阵江风吹过,胡林翼很觉舒畅。他纵目向东望去,只见江面上一只大木船正鼓满风帆,缓慢地向上游行来,船头船尾有七八个大汉在合力摇桨,不时传出有节奏的号子声,一群江鸥追逐着船边起伏的浪花,时而俯身紧贴水面,时而惊起高飞,欢快矫健,意趣盎然。这幅风景镶嵌在蓝天白云之下、浩浩长江之上,极富诗情画意。

    胡林翼感叹地说:"难怪东坡说'江山如画',平时没有闲情,还真领会不出这句词的妙处哩!涤生,我作鄂抚,你作江督,我居江之腰,君居江之尾,我们齐心合力,扫净贼氛,使万里长江永远静谧如画!""润芝,你说得好,但愿早日海晏河清,国泰民安!"

    薛福成《庸庵笔记》中《荩臣忧国》:"有合肥人刘姓,尝在胡文忠公麾下为戈什哈,既而退居乡里。尝言楚军之围安庆也,文忠曾往视师,策马登龙山,瞻眄形势,喜曰:'此处俯视安庆,如在釜底,贼虽强,不足平也。'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文忠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文忠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盖粤贼之必灭,文忠已有成算,及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

    二人正说得投合,忽然,一声响亮的汽笛传来,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轮船追风破浪,箭一般地从下游驶来,转眼之间,便将那条木船远远地抛在身后。胡林翼瞪大双眼,不觉看得呆了。猛然,他哇地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喷出,眼前一黑,从望夫岩上栽倒下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