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48.那些清穿的日子(148)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头安父高兴的往敏宁房间跑,“敏宁,好事,大好事!”

    敏宁见安父进来,忙给身后小青使眼色,小青立即避开往厨房走。

    安父他兴奋色也收敛了些,不过他还是很高兴,“总算是可以把你的卖身契拿回来了。”然后他摸了摸敏宁不过刚及肩的头发,笑的很开心,“等把你身份改回来,在家呆上几年,这事我们不说,就没人知道。”

    敏宁微笑,“阿玛,劳您费心了。”

    “阿玛这就雇车子去交你的卖身契拿回来。”安父有些等不及了,说完就要转身。

    敏宁忙叫住他,“阿玛,我跟你一块去。”

    安父摇摇头,“女儿,这事你别沾了,阿玛会帮你办好的。”等卖身契拿回来,再使些银子到府衙消去,以后那个身份就消失了,反正他女儿被拐前的户籍一直还在。

    只要将那贱籍一消,他女儿的人生重新回来,以往的经历只要没人去查就没人知道。

    他倒并不是嫌弃女儿做过婢女,只是得为女儿以后着想,若是这段经历被人知道,女儿就不好说人家。

    他之前可是跟胡同里的邻居们说了,女儿被拐后被一家人好心收养,长大后养父母去世,她才找回家。

    不管别人相不相信,自家人还是得统一这个口径。

    等过了年,再换一套大点的房子,搬离了原来的邻居街坊,就更没人知道这些事了。

    其实现在他们家赚的钱就够买一套大宅子了,就是因为没有等到那边庄子的答复,所以才没有想起买。

    想到这一点,安父觉得是时候找牙行先寻摸着,等有合适的宅子立即就搬。

    敏宁得到安父的拒绝也不气馁,她将自己的打算全盘托出。

    “阿玛,这一年多来女儿受到吴嬷嬷不少照顾,不仅没有受过打骂,还吃喝不愁,分的活儿也轻便,还有这次要赎身的事,她更是没有为难我们,算是帮了我们大忙,女儿想告别之前,亲自去拜谢她,算是全了一份恩情。”

    安父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对咱家有恩的是应该要报,走之前拜谢一下也是应该的。

    “那行,阿玛这就去雇车子,你在家寻摸着带点东西过去,去拜谢人,总不能空着去……”

    敏宁带了两块香皂,又寻找家里有的带上了些。当然她没有太显摆,这份礼单平平常常,就是两块香皂挺有意思,毕竟这个时候香皂已经被炒起来,价格倒不高,但平常人根本拿不到。

    安父雇了马车,敏宁跟着上了车,车把式将皮鞭一挥,马着哒哒往城外走。

    到了小汤山的庄子,见到吴嬷嬷敏宁没有说话,而是由着安父开口。

    安父一开口就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说的吴嬷嬷都有些头晕眼花,最后她不得不出口打断他,“这也是主子心善,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还有主子问你们银子够不够,若是不够就给你们免了。”

    安父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够够够,家里这些年还存了些积蓄。”

    吴嬷嬷只收了他们五两银子意思意思,这原本就是卖身契上标注的价格。

    等拿回卖身契不论是安父还是敏宁都松了一口气,这一张黄纸代表着她的命运,如今终于回到自己手中。

    这让敏宁不由想起一年前的事儿,若不是碰到了那个少年,她的下场还不知道得有凄惨,肯定得费更多功夫脱离那等肮脏地方。

    “吴嬷嬷,不知道我能不能亲自拜谢一下主子。”安父再次与吴嬷嬷说一些感激的话,一旁的敏宁突然开口。

    她倒是没有其他想法,只是单纯的想感谢一下,感谢对方挽救了她被卖入烟花之地的命运。

    吴嬷嬷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突然笑了,眼神中笑意不达眼底,她婉拒道:“自庄子建成以来,主子就来过一次,我们这小庄子只是主子最不起眼的一项产业。”

    敏宁听懂了暗示,这是说这庄子的主人没把庄子放在心上,更何况是庄子上的一个丫头。

    她倒也不失望,原本就没有过希望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如今得到拒绝,敏宁也放下了心思,拜别吴嬷嬷后就随父亲回去了。

    转天,安父就将那位姓石的精奇嬷嬷给带了回来。

    石嬷嬷是满人,瓜尔佳氏,原籍在辽东。

    这个时代的满人习惯给自己起个汉姓,比如安父,他满姓安佳氏,汉姓简略为安。

    再比如皇太子妃,她汉姓为石氏,被封为皇太子妃才改为瓜尔佳氏。

    石嬷嬷和皇太子妃是一个祖籍。

    “奴婢和皇太子妃那一脉已经相隔甚远,哪里能攀上关系。”当敏宁好奇问起时,石嬷嬷恭敬的回答。

    敏宁知道她不愿意谈起这件事,便让小青将敏行的房间腾出来先给石嬷嬷住下。

    如今敏行已经正式搬到作坊那边的院子里,一来是看守货物,二来家里连番添人实在是住不下,还有敏仪那小子早几天就被带到了那边去。

    若不是怕家里只留下女人不安全,安父晚上也不会赶回来过夜。

    对于安父想要再买大点的房子时,敏宁是举双手赞成的。

    转过了年,就在内城寻了一处大宅子,按照安父的说法,内城治安好,就算他偶尔夜里赶不回来也没事。

    说到底这宅子主要是给敏宁住,为了她的安全也难为安父费尽心思,将家安进内城。

    好在旗房不准私自买卖流入民间,但旗人与旗人买卖还是允许的,且价格也不算高,花了二百二十两,买了三十二间半房。

    有了房子,安父又买了人,将门房小厮打扫的粗使婆子和做饭的厨娘以及伺候女儿的婢女全都配置齐了。

    等家里有模有样了,赚到的银子全都花光了,他才安心去打理作坊。

    而敏宁也开始了深入简出的生活。

    安敏宁陪着笑脸问,“大爷,那这般若寺到底在哪?”

    老汉点燃烟丝狠狠吸了口,伴随着吐出来的烟雾,他说,“那片地方好记,卖生猪的地方,永定门外的猪市口,到那打听一下,那里的老街坊肯定知道在哪个胡同。”

    安敏宁心里非常激动,谢过了老汉,她恨不得现在就去找,可惜时辰不早了,她快速的回到城门坐上了庄子里的车子回小汤山。

    惊喜来的太突然,安敏宁自己都有些猝不及防。

    第二天她再次向吴嬷嬷告假,因为今天不是庄子送货进京的时间,所以她得自己找车子。

    永定门是进入内城的城门,这地方比外城门看守的要严谨,百姓不得靠近。

    安敏宁直接去了猪市口。

    猪市口是城里买卖生猪的地方,还没靠近老远就闻到一股异味。

    下了车给了车资,她打量四周,路两旁有不少店铺,往来的人不少,看着挺热闹。

    车把式收了钱,拉着缰绳问她,“要不要回头来接你?”

    安敏宁听了,对他摇摇头,“不用了,我回去还不知道得什么时候。”

    车把式便坐上车,说,“得勒,那我走了。”说完甩了一下鞭,牛拉着车慢吞吞的走了。

    安敏宁目送牛车走远,扫了一眼看到旁边大树下围看别人下棋的人,她走过去,拍了拍其中一个人背在背上的竹帽。

    竹帽的主人回头,是个被晒的黑幽幽的中年人,个头不高,头顶被剃掉光溜溜的,只后脑勺团了个细发髻。

    中年人正看得尽兴,被人一打扰,脸上明显挂着不高兴。

    安敏宁一脸歉意的说,“打扰了,请问这附近的般若寺在哪里?”

    中年人打量了安敏宁一眼,然后指着南边说,“顺着这条道儿往前走,左手第二个胡同就是般若寺胡同,拐进去你问的般若寺就在那了。”

    安敏宁一听松了口气,连忙朝中年人道谢,然后顺着他指的方向走。

    幸好昨天那老汉没有骗她,般若寺真的在这片区域。越靠近般若寺胡同,安敏宁的心跳的越厉害。

    或许这就是近乡情怯吧,明明昨晚还激动的睡不着,一直在脑海里演练见到亲人该说什么,没想到眼看就要找到家了,反而胆怯起来。

    家是不是还在这里?

    见到亲人该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

    她丢了这么久,亲人会不会不愿意认她?

    这一切的担忧接踵而来。

    好在安敏宁虽然心情复杂,但脚步却坚定,她一步一步的走近胡同口。

    胡同口就是寺庙,这里的环境很清幽,明明外面大街上人来人往,但到胡同里却看不见一个人影。

    寺庙大门就开在胡同里,从外面路过都能闻到香火味,还能听见里面敲木鱼的声音。

    安敏宁路过大门时朝里面望了一眼,这个寺庙看着挺小的,还没有她在现代旅游时一些寺庙的大雄宝殿大。

    难怪没什么名气,她打听了许久都没有人听过。

    安敏继续往胡同里走,越往西地势越低,跟九曲十八弯似的,弯特别多,有死弯、活弯、直弯、斜弯,还有弯连弯!

    胡同道也很奇怪,宽的时候足有三四米,窄的时候才半米。也幸好这个时代胖子不多,不然连钻个胡同都难。

    等安敏宁走到头,才恍然,这胡同竟然这么短,感觉没走多久就到头了。

    奇怪的是,走了一遭,在胡同里竟然没碰到一个人。

    安敏宁徘徊在胡同口,还在想着要不要回去敲别人家门问一问,就在这时离她最近的一户人家门开了,走出来一位穿戴披甲的青年。

    青年看见安敏宁,脸上当即流露出诧异,接着开口询问她,“你是谁家的姑娘,没走错路吧?”

    他们这胡同白天基本没人,这突然出现一个小女孩,不得不令青年感到怪异,他头一个念头就是谁家的女儿走丢了。

    安敏宁摸了摸自己的脸,她知道自己这张脸看起来很幼齿,再加上个头不高,难免会被错认为小孩子。

    为了表示自己不是走错路,安敏宁开口,“请问敏行的家在哪里?”

    青年一听,当即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你是找敏行啊,你是他家的亲戚吗?”

    安敏宁点头,“算是吧。”随即又说,“麻烦你告诉我一下,他家是哪一处,这胡同里弯太多了。”

    青年看着安妮苦恼的样子觉得好笑,他说,“我带你过去,不过敏行今天不在家,安叔也没有回来,只有敏仪在家。”

    安敏宁没有开口,跟在青年身后。

    她不确定敏仪是谁,这时候最好不要开口。

    青年带着安敏宁走到胡同中间的的一户院子门口,敲了敲门,没多久里面就传来匆匆的脚步声。

    脚步声停在门前,接着一个孩童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外面谁呀?”

    青年回答,“敏仪,是我。”

    “王大哥!”孩童欢呼一声,然后安明宁看见门板晃动了几下,门被里面人打开,一个五六岁的孩童从门后冒出头来。

    “王大哥!”

    青年笑的温和,拍了拍孩童的头,然后指着安敏宁说,“这位小姑娘是来找你大哥,我带她过来。”

    孩童圆溜溜的脑袋顺着青年的手看过来,看着安敏宁的眼神透着好奇。“来找哥哥?”

    安敏宁点头,“是的,我是来找你哥哥。”眼前这孩子明显比她小不少,应该是她被拐之后出生的。

    青年说,“敏仪,你请这位姑娘进去,待会儿安叔该回来了,你们俩在家要关好门,若是有人敲门,就跟你刚才做的一样,不认识的绝对不要开。”

    孩童“嗯嗯”两声狂点头。

    青年又对安敏宁说,“小姑娘,你先进屋等着,敏行下午肯定会回来。”至于这个小女孩找敏行什么事,他没有问。

    安敏宁向他道谢,然后在跟随敏仪身后进了院子。

    院子很空荡,墙角有个葡萄树,看着跟营养不良似的搭在围墙上,厨房门口有个破旧的大缸,缸口用木板盖着。

    身后传来哼哧声,安敏宁转身,就看见那个叫敏仪孩童艰难的踩着凳子推门闩。

    安敏宁一看,直接过去帮忙。

    等门关好后,敏仪跳下板凳,一脸高兴地对安敏宁说,“姐姐,我们来玩捉迷藏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