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 晋江**首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夜穹昏黑,笼盖四野。

    谢嘉琅回到院子。

    昏黄的灯光被窗纸筛过,雾蒙蒙的,笼在廊前。

    院内静悄悄的,没有轻快的说话声,没有忙碌的身影。

    他走到谢蝉住的屋子前,推门进去。

    她走得匆忙,地下几只箱笼凌乱敞开着,床边屏风上挂了两盏灯,一盏宫灯,一盏鱼灯。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痕迹了。

    仿佛她并未来过。

    他沉默着,转了一圈,除了她特意为他带的衣物和江州糟鱼、点心,她的东西一件都没留下,干净利落。

    青阳做好饭,请谢嘉琅去用饭。

    他一个人吃饭,安安静静的。

    谢蝉在这里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多热闹,她怕打扰他读书,脚步声都很轻,但是她一走,院落就显得格外的清寂。

    像窗纸上破了一个洞,风吹进来,荒凉萧瑟。

    青阳拿来一封信:“公子,九娘写给你的。”

    谢嘉琅停箸,展开信纸。

    信是谢蝉匆忙中写的,字迹潦草,她说要出城去和谢六爷他们碰头,不能多等了,嘱咐他好好照顾自己,多加餐,勤添衣。

    他看着信,在灯前独坐。

    仆妇提了两包韵姜糖和琥珀蜜进来,“公子,您下午拿回来的。”

    谢嘉琅接过果子,走进书房,把果子放在书架旁的软榻上。

    谢蝉喜欢坐在这里看书。

    果子是给她买的,从姜府出来,他随文宇去南市,想到她喜欢这些,买了两包,一手提着书,一手提着果子回来,却得知她已经走了。

    谢嘉琅翻开一本书,拿起笔,在书写中,让自己飘忽不定的心思沉淀下来。

    果子一直放在软榻上,没有打开。

    两天后青阳来收拾屋子,看果子还在那里,问道:“公子,这果子放了几天了,肯定不能吃了,要不要拿去扔了?”

    谢嘉琅摇头:“就那样放着罢。”

    一如他控制不了的心绪。

    谢蝉接到谢六爷的信,匆忙动身。她上元节前就准备回江州了,大件行李早就收拾好,只用整理一些文书画册和贴身衣物。

    谢嘉琅一直没回来,她只能留下一封信,出城,至渡口,赶上一条南下的船只,登上船,长吁一口气。

    第二天下午,船到达谢蝉和谢六爷、范德方约定好碰头的渡口。

    谢六爷和范德方在岸边等两天了。

    见到女儿,谢六爷松一口气:“这船明天就要走了,我正愁你赶不及,想着要不要换条船。”

    谢蝉下船,要随从把箱笼行李搬到谢六爷他们那条船上,问:“阿爹,上封信你不是说过几天才动身回江州吗?怎么突然催得那么急?”

    他之前还说要是有时间会改道去京师看望谢嘉琅。

    谢六爷和范德方相视一笑,拉着谢蝉上船,笑眯眯地道:“我接到家里的信,你阿娘有身子了,我离家的时候,她月份浅,没人知道,前些天她不舒服,请大夫瞧了才知道。”

    谢蝉如释重负,原来是喜事,谢六爷的信写得没头没尾,催促她立刻动身,她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

    “我给长兄写封信,告诉他这件事,免得他担心。”

    她写好信,翌日清晨,等大船停泊在下一个渡口时,叫进宝去岸上,托人把信送去京师。

    进宝刚下船一会儿,船家派伙计来催促,说船要开了,请各家赶紧把下船的人叫上船。

    船上的人抱怨不迭,他们大多是做买卖的,来到京师附近的州县,少不了下船买些货物带到南边去贩卖,这还不到半个时辰,能买什么?

    船家一脸歉意,给众人赔不是:“刚才官差过来传话,有贵人的船要过来,我们这些船都得开走,不然贵人的船进不来。”

    众人惹不起贵人,纷纷派人叫回下船的伙计家人,渡口的船家纷纷解缆扬帆,离开渡口。

    他们的船刚走,南面运河上,一条威风凛凛、用锦帛装饰的大船破开朦胧晨雾,朝渡口扑了过来,大船上数面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甲板上隐隐有寒光闪烁,亲兵卫士持刀立在旗下。

    渡口还有几条船没来得及开走,船家满头是汗,大声催促,然而他们的船帆刚扬起来,大船竟然不管不顾,直接撞了上去!

    轰隆隆一阵巨响,夹杂着恐惧的惨叫,一条小船被大船无情地顶到渡口的长桥上,有船家和水手落水,岸上的人避让不及,也被大船掀起的波浪卷入大河里,渡头一片呼救声。

    岸上的人和旁边的船只慌忙去搭救,而大船若无其事地停靠,船上之人大摇大摆下船,钻进等候在岸边的马车里,扬长而去。

    谢蝉他们的船已经离开渡口很远,船家眺望渡口的惨状,心有余悸地拍拍胸脯,对众人道:“你们看到了吧,那是宁安长公主家的船,天家骨血,金枝玉叶,刚才要不是我们走得快,现在大家和河里的人一样的下场!”

    长公主身份尊贵,众人不敢议论,摇头叹息。

    谢蝉眉头皱起。

    宁安长公主是当今圣上的姐姐,现在是长公主,以后会成为大长公主,她性子极为跋扈,府中豢养的门客、管事、扈从仗着她的庇护作恶多端,民间多有怨言,各地官员畏惧长公主,不敢过问。

    “你们看,又有一条船过来了!”

    众人循声看去,一条和宁安长公主家的船差不多大小的大船从南面行驶过来,往渡口去了。和长公主家奴的盛气凌人不同,这条船没有急着靠岸,等其他船只避让开了,才慢慢靠到岸边。

    范德方踮起脚张望,辨认船上旗帜上绣的大字,对谢六爷道:“是靖安侯沈家的船。”

    谢蝉眼皮一跳。

    靖安侯代代掌兵,大晋无人不知。

    谢六爷这两年长了不少见识,听说过靖安侯,感叹道:“靖安侯府上不愧是百年望族,家风正派。”

    大船继续往南,路上,他们又看到几条官家大船朝着京师方向而去。

    范德方疑惑:“都是侯府世家,看样子是女眷……怎么这多人家赶着一起进京?”

    谢六爷人逢喜事精神爽,哈哈笑道:“也许是京里哪位贵人办喜事?”

    范德方叫人去打听。

    谢蝉坐在一边看账本,没有插话。

    有些事会提早发生,而有些事不会改变。

    长公主、沈氏、谢氏、卢氏、王氏……世家女眷纷纷进京。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皇帝这是打算要为皇子指婚了。

    这其中,可能包括被圈禁的李恒。

    皇城。

    天气还未转暖,迎春花已经吐出嫩黄的花蕊,串串枝枝,金英翠萼。

    这日,天气晴朗,皇帝在御花园举行家宴,诸王公、皇子公主、郡王郡主在席,席间觥筹交错,笙歌阵阵。

    一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天下大治,海晏河清”的恭贺声和笑语中,忽然响起刺耳的哭声。

    众人错愕,停了说笑,往哭声传来的方向看去。

    公主李蕴坐在案几前,掩袖啼哭不止,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